上合组织《鲁班工坊》选用祥隶字体的意义探析
从媒体获悉,在2025年9月1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,国家正式宣布,未来五年,将在成员国大量建设《鲁班工坊》。在哈萨克斯坦站揭牌仪式上发现,其中设计者将《鲁班工坊》Logo 采用祥隶书体,十分亮眼夺目。在众多书体中,选用祥隶,其原因肯定有实际理由与中国古老文化考量,具体意义可从三方面分析:
1. 彰显传统文化底蕴。祥隶书体,是曾任两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,当代著名书法家王祥之先生创立的,2002年由北大方正开发入国家电脑字库,定名“祥隶”。祥隶的产生,是从中国文字漫长的发展、演变过程中,总结、升华、提炼、创新而成。《鲁班工坊》以中国古代杰出工匠鲁班命名,祥隶的使用与鲁班所代表的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相契合,能够向世界展现出中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文化的魅力。
2. 契合标识设计理念。《鲁班工坊》标识设计遵循“天圆地方”的中国传统理念,以金镶玉理念规划文字位置,背景融合阶梯与祥云元素。祥隶字体风格古朴、稳重,与标识整体设计理念相呼应,可更精准地传达《鲁班工坊》的文化特质与精神内涵。
3. 蕴含吉祥寓意与学府气质。祥隶的笔画形态与结构特点自带庄重、典雅之感,而标识中环形与方形之间采用祥云和书籍结合的图案,本身就寓意吉祥与学府气质。祥隶与这些图案元素相互配合,进一步强化了《鲁班工坊》作为职业教育平台的文化氛围与学术气息,有助于提升其国际形象与影响力,同时在推动中国文化输出、助力汉语成为世界主要语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。
在当下,书法艺术的呈现形式愈发多元,各种广告性质的字体争奇斗艳,令人目不暇接。然而很多重大场合,非常严肃的主题活动,会标、标题所用书法令人眼花缭乱,明明是正能量一个主题,使用的字体却
书法艺术的发展,离不开传承与创新。祥隶在继承传统隶书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形成了独特的风格体系,同时又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与文化认同,因此能够在众多字体中脱颖而出,拥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前景。相信在未来,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,对书法艺术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,祥隶这种端庄大气的字体将会在更多的场合中展现其独特的魅力,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。时间会说话。
1942年5月,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明确指出:“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,首先是为工农兵的,为工农兵而创作,为工农兵所利用的”。目前,祥隶不但受到了国内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欢和使用,在国家一带一路、鲁班工坊等重大国际战略决策中,也必将发挥出独特作用。(张荣喜)
(目前,我国已经在世界30个国家、34个地区建设了鲁班工坊。这是其中部分照片)
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评论服务协议
共0条评论